菜单

中国服饰专栏 | 超越千年的制约——蟒衣

更新时间:2017-06-10 13:48:16

  许多人对中国古代服装有一种印象,那就是等级森严。但其实在实际的操作中,中国人对穿衣戴帽又会秉持一种相对有弹性的态度,以致于很多事情又显得十分没有章法。按古人的话说,就是“僭越”(即穿了自已的身份等级所不应该穿的衣服),蟒衣大概就是其中十分典型的例子。

  @洛梅笙

  自由撰稿人

  尤其关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

  与西方时装史

  挚爱明朝及民国服饰

  以及新艺术主义和Art Deco风格

  Schiaparelli 2017春季高定系列与Gucci 2017春夏系列

  蟒衣事实上并没有固定的款式,它是指在衣服上装饰蟒纹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蟒,又称为王蛇,它像龙而不是龙,是仅次于龙的高贵的动物。所以蟒衣又称为象龙之服。事实上蟒在外形上几乎与龙无异,而唯一的差别点,就是龙是五爪,而蟒是四爪。在明代的永乐时代,最初开始穿蟒衣的是皇帝身边亲近的宦官侍臣,他们会穿带有蟒纹的曳撒随侍于皇帝左右。还有一些被认为有功于国家的文武大臣,他们也会被赐穿蟒衣,但这类人数非常之少。

  四爪蟒

  出警入跸图局部中的明神宗和身穿大红蟒衣的侍从 (台北故宫博物院藏)

  蟒衣逐渐“泛滥”始于弘治时代。孝宗皇帝为了庆祝《永乐大典》修撰完毕,特地赐蟒衣给当时参与编修的大臣李东阳、刘健等人。但结果是从此以后受赏赐的人越来越多,赏赐臣下蟒或飞鱼等纹样的衣料成了一种以示恩宠的手段。孝宗一边认为这么做于礼不合,一边又自相矛盾地继续这么做。到了他的儿子武宗继位后,作为一个出了名不按常礼出牌的皇帝,赏赐蟒衣等吉服更是如同家常便饭,逐渐演变成了你有我有大家有的状态。他曾一口气给全体文武大臣都赐了不同种类的各色衣料,结果当晚大家连夜赶制衣服,好在第二天穿上身去面见皇帝。

  正统~弘治时代 衍圣公孔传绪身穿云蟒膝襴的蟒衣

  到了正德之后的嘉靖时代,穿蟒衣的人更加泛滥成灾,大家已经不需要皇帝赐服了。只要有钱,民间手头富裕的平头百姓也赶时髦穿蟒衣。原来穿蟒衣的只是男性,到了晚明,女性也开始穿蟒衣了。不仅如此,蟒衣更是登台入室与霞帔形成新的女性礼服的形式。

  明晚期 抗倭名将邢玠与其夫人,后者身穿蟒衣,玉带,凤冠霞帔

  明末清初 女式蟒衣 孔府收藏

  清初 身穿通袖蟒衣的衍圣公夫人叶氏

  到了明末,蟒衣不仅可以作为礼服,在各种便服之上也能看到蟒的图案。明人的蟒衣可能更趋于一种跟风和时髦,比如明末叫唐通的将军有一张画像,画上的他穿着一件蟒衣,明显只是一件道袍类的便装。而且他不仅身上穿着蟒衣,桌案上还摆放着皇帝赐给他的蟒衣玉带,可见蟒衣在当时人心目中的份量。就这样到了清代,蟒衣被正式提升到服制的层面,七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穿着蟒衣。而相对应的,蟒衣在清代则成了汉人女性礼服的主流。一直到清末,流行了三百余年的蟒衣,被普遍使用在各种较为隆重的场合,如正式的会晤,婚礼等等。

  晚明 蟒衣道袍 (孔府收藏)

  崇祯时代 身穿蟒衣道袍的镇朔将军唐通

  清初大臣之蟒袍

  清代 石青织锦蟒袍

  1911年,波兰艺术评论家、鉴赏家Feliks Jasieński身穿清代蟒衣的肖像 (波兰克拉科夫博物馆藏)

  清晚期 身穿凤冠霞帔蟒衣的命妇

  从嘉靖时代开始,还出现了蟒龙。蟒龙当然还是蟒,只是,它是五爪的,是象龙之蟒。这种现象在清代不但没有被遏制,反而在民间更加普遍。所以他所造成的结果就是——清代民间存留的很多实物,尤其是女性的蟒衣,很多看上去是五爪龙,其实只是蟒,从真相的角度,就是山寨版本的龙,因为事实上能穿龙袍的只有九五至尊,但这种打马虎眼似的雨露均沾的心态倒也十分有趣。

  晚清 汉人女性的五爪蟒衣

  而这些实物在西方人眼中,由于他们不懂得个中曲折,就一概的把蟒称为龙了。但要较真的算,谁又知道自己身上穿的到底是龙,还是蟒呢?



【微信扫描上图二维码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】

联系我们

028-6141 6833

我们的地址

成都 彭州 万贯精品园B2区